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景生《射日》

1. 本圖為孫大川總策劃,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出版之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叢書第3冊《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書中第1則採集之原住民故事〈與月亮的約定〉內頁插圖原始繪圖稿。 2. 依據本館購買資料之記錄,圖繪名稱為《射日》,以水彩彩繪於長方形薄棉紙上。圖繪內容取材自布農族父子相偕出征的射日傳說,圖繪主要描繪父親與大兒子帶著小米等簡單的糧食,一起出發去射熾熱的雙太陽。他們在出發不久的途中,種下一棵甜橘樹作為指標,隨即快速往太陽升起的地方前進。不知走了多久,父子二人始終因為太陽光過於刺眼,無法張眼瞄準射日,後來他們想出摘取山棕葉遮蔽陽光的辦法,兩人從葉縫中睜眼瞄準拉弓,一舉成功射中太陽的左眼,被射瞎的太陽亮度減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月亮。完成射日任務的父子在返家途中不幸被射瞎眼的太陽抓住,瞎眼的太陽要求布農族人必須遵守觀察月亮盈缺變化固定舉行祭儀紀念、制定禁忌規範言行、生老病死須舉行生命祭儀敬告天地精靈等3個約定,才願意將父子釋放。父子倆同意後帶著月亮的戒律,經過若干年長途跋涉終於回到部落,他們看到當初出發時所種植的甜橘樹,已長成大樹結實累累,並且召集族人告知與月亮的約定,成為布農族今後的規律、祭典儀式與禁忌。 3. 本圖右下角以膠帶浮貼圖繪說明字條,鉛筆書寫文字:「1. 父子倆人手持山棕葉遮蔽貌,從葉逢中拉弓的動作。2. 陰涼的月,但月上有箭。3. 自然環境植物樹,有生命貌。4. 甜橙樹一棵作為父子出發射日的指標。」。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2001~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