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邊鉋

本件文物為木工工具鉋刀的一種,名為邊鉋。本件邊鉋的鉋臺主要由一塊長方形木塊、一塊L形木塊,以及圓形木棒把手組成。鉋刃位於長方形木塊上,為鉋削面,無鉋刃的木塊側面用以緊靠木料固定。兩個木塊垂直相嵌,中以鐵釘作插銷,兩木塊的距離可調整,以調整鉋削的水平位置。邊鉋的功能是鉋出門、窗的軌道凹槽。基本造型的鉋臺底部為平面,鉋刃與鉋臺相同寬度,因此鉋出的凹槽與鉋臺寬度相同。本件邊鉋鉋刃置於鉋臺中央最底面的平面,鉋臺兩側九十度凹起,鉋出的凹槽深度即兩側凹起的高度。鉋刃前有兩支前導針,用以畫線定位。鉋刃口長度1.8公分。本件鉋臺局部磨損。 鉋刀是以削切薄木片的方式,將木料表面整平及光亮的工具。基本形式為長方體木料鉋臺,中挖凹槽,將鉋刃斜向置入凹槽內,使刀刃刃口於底面露出,上置壓鐵,並以鐵針固定。本件鉋刀則直接將鉋刃釘入鉋臺中,不置壓鐵與鐵針。鉋刀有鉋平面、弧面、線腳、凹槽等功能,鉋平面的稱平鉋,有長鉋、中鉋、短鉋,鉋線腳的稱為線鉋,鉋圓弧面的稱為翹鉋,鉋凹槽及直角邊角的稱為邊鉋,以及依特定物件所需而設計的鉋刀。工具店匠師依功能不同設計不同樣式的鉋刀,並訂製所需鐵件,加工鉋臺,安裝鐵件,完成鉋刀成品。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5~200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