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製鑼

1. 本件為銅製鑼,鑼面為中間有突出鑼心的形式,本件有明顯銹斑以及磨痕,頂部穿繩作為提拿使用。 2. 鑼是銅製圓盤型樂器,依形制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邊緣略向內彎,鑼面略高(此行為數最多,如京劇的大小鑼);一是邊緣呈90度彎曲,鑼面平滑(如:馬鑼、餅鑼);一種是鑼面中心有有突出鑼心(鑼乳),邊緣彎曲程度不一(如:北管大鑼)。 3. 鑼的大小尺寸多樣,使用場合也非常廣。大型鑼(直徑達1公尺以上)通常懸掛於鑼架上,以包有橡膠或棉布的鑼錘擊奏,常用於鼓吹樂、戲劇後場、導迎性的儀仗樂隊。小型鑼(直徑為50公分以下)則用於鑼的邊緣鑿洞穿繩,由演奏者懸提,並以木棒擊奏,常用於戲劇或法事後場演奏。羅和鼓為華人民間樂團中經常彆列的兩件重要樂器。民間慶典或戲劇都少不了鑼鼓烘托熱鬧的氣氛,因而有"鑼鼓喧天"的形容詞。本物件樣式為中心有突出鑼心的形制。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