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製筊杯組

本組筊杯為竹製,一副兩片,呈現新月外型,以竹頭部位雕製,中央圓凸而兩端呈尖椎體,對半剖開之後,使每一片筊杯成為一面平坦而另一面浮凸之形式。本組筊杯其中一片具有兩處竹頭生長出竹鞭被磨平處的深色圓點,經長年使用後而有明顯磨損之情形,但竹頭纖維紋路及圓點仍清晰可辨。 「筶」民間通稱為「筊杯」或「杯」,為傳統的卜筮用具,信眾以之祈求神明指示,通常為竹頭或木材製成,多作中央圓、兩端尖的新月形,平坦的一面為陽面,浮凸的一面為陰面。以筊杯祈求神祇指示的行為稱為「卜筶」(卜杯),使用時以之在香爐繞幾圈後擲地,一陰一陽朝上為聖筶(聖杯),表示神意肯定,兩者皆陽為笑筶(笑杯),表示不置可否,兩者皆陰為伏筶(伏杯),表示神意否定。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