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灰釉折沿口碗

碗口折沿外侈、弧壁、弧腹下收,碗底較淺而寬。此碗採拉坯成形,再施罩釉藥經高溫燒製而成。外器壁施釉不及底,圈足與外底心亦露胎無釉,胎作灰色,圈足局部呈火石紅,著地處修出窄平面。碗內外器壁皆素面無紋,依稀可見修坯留下的轆轤弦紋痕。白色灰釉似在實驗階段,釉層分布極不均勻,但別有一番素樸之美。該碗形制與本館典藏品登錄號2003.001.0267與2003.001.0194幾乎一致。其原型應該來自清代晚期至民國初年常見的花口碗餐飲用器,推測形制與製作技術來自華南陶瓷產業直接的風格移植。從胎釉特徵判斷,屬於臺灣中部窯製品。年代約在二十世紀中葉。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二十世紀中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中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