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瓷安平壺

直口厚唇,口沿外側進行切削,形成鍔形平口,斜直肩,肩部下方器身呈筒狀直腹,腹下方置微內凹的餅形假圈足。拉坯成形,並以兩段接合成形,故於器身中部留下明顯的接痕,器肩腹隨處可見轆轤旋削痕跡,全器內外施罩白釉。此即中國陶瓷史上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安平壺。安平壺來自中國邵武窯等福建窯場,其起始年代約於十六世紀後期至十七世紀初期,但本器物這式器身略成筒狀,尺寸相對較小的厚胎安平壺,年代稍晚,晚迄十七世紀後期至十八世紀甚至十九世紀初期。尺寸較大的十七世紀安平壺,其原始用途之一據稱是盛裝燒酒的容器。至於晚期尺寸較小者,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清代後期(18-19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福建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