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醬釉方形陶罐疊燒組物

廣口,圓唇,短頸內縮,斜折肩,直立器腹,平底,整體器形近呈方形。紅磚胎,夾砂顆粒明顯,以手拉坯成形,全器素面無紋,內外施作醬釉。入窯燒製時為節省空間,通常採取疊燒工藝,陶罐的上方先覆蓋另一件倒置的陶盤,陶盤口部罩進下方陶罐的罐口,然後再在陶盤平底上方,擺置另一件陶罐。由於燒成溫度過高,或者上面產品過重,土坯被燒軟了,不勝重量負荷,以至於產生歪斜,而且上下產品之間黏結。這組疊燒物並沒有被強行敲開,保留了出窯時的狀態,因此成為提供當時裝燒工藝的證物。臺灣製品,極可能為沙鹿窯,待考。(臺灣沙鹿?)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二十世紀下半葉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