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筒瓦

本件文物為傳統建築屋頂使用之筒瓦,自清末至1970年代皆普遍燒製。筒瓦為半圓筒狀的瓦,重量較板瓦重,多用於廟宇建築。民宅建築則是有官位者才局部使用,通常中軸線改採板瓦。筒瓦在鋪設時,與板瓦搭配,一排仰瓦,一排筒瓦,稱筒板瓦。傳統的筒瓦為素燒不上釉,1970年代以後廟宇雖仍使用筒瓦,大部分改為上釉琉璃瓦,素燒筒瓦幾乎絕跡。本件筒瓦為素燒磚紅色的傳統筒瓦,施作時筒瓦內填塞的灰或磚材等,增加屋頂重量。鋪設時筒瓦與板瓦間,以及筒瓦頭尾相接處抹灰泥黏結封閉縫隙,以達防水效果,此即筒瓦邊緣的白色痕跡。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