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朱黑雙色太極紋木飯桶

1. 由十二塊木板一片一片圍攏起來的圓桶狀,上寬下窄,上方稍微凸出呈大肚形,腹部與底部以竹篾編織成麻花狀圈起來,上加木板蓋,左右各有一凸出之耳朵形木塊作為把手,方便端移。桶身外側上半部漆上朱紅色,下半部漆上黑色,內側保留原木色,桶蓋外側漆上朱紅色,並繪有太極圖樣,內側亦保留原木色。 2. 「飯斗」 (pn̄g-táu)為臺灣閩南語,意指「飯桶」,是用來盛裝米飯的器具,一般包含桶身與桶蓋兩部分,整組飯桶沒有使用任何釘子或接著劑,卻十分密合。木製飯桶可以吸收米飯的濕氣,始飯粒粒粒分明,不會濕濕黏黏的,吃的時候也會有木頭的香氣。由於臺灣盛產稻米,早期幾乎每個家庭裡都有木製飯桶,不過戰後之後逐漸被鑄鐵鍋和電鍋取代。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推測為19世紀或日治時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