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辟邪陶缽

本件陶缽為磚胎燒製,形式為短直圓桶狀,上沿口部之直徑略為加大,缽身靠口部處刻有一道凹弦紋,靠底部處則作淺束腰。缽身胎體呈現鮮豔的澄色,外面下半部尚殘留有安置時的水泥,內部則留有長年經雨水侵蝕的污漬,只有口沿上局部露出紅澄色磚胎。 缽為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多採青銅鍛鑄,常見於經懺等儀式中,佛教出家僧眾也用於托缽化緣。陶缽是臺灣民宅屋脊辟邪物的形式之一,常見於臺南安平、澎湖群島等地區,一般多安置於屋宅的正脊中央頂端,藉由缽的法力來辟除屋宅所可能面對的風水沖煞。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