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曾竹山陶瓶

1. 曾竹山陶瓶全器未上釉,胎色灰白,胎質粗糙且參雜沙粒,導致器面較不平整。整體燒製手法粗糙,溫度控制不佳,器表多處有小裂縫。白陶瓶口徑窄小,無頸,圓唇,口徑十分窄小。圓豐肩,鼓腹,細長腰,下斂至器底,底部窄。此種器形的作品為中國泉州於宋元時期大量製造並銷往海外的貿易器,因澎湖作為轉運站,曾有大量發現、出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類似造型的瓶罐多作為儲存器使用,如水、酒類的儲存瓶罐。本件作品並無上釉,無法防範液體滲漏,有可能是用於加熱的容器。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宋元時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福建磁灶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