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82年3月27日漢文教育工作者李章三報導剪報

  此物件為剪報一張,出版日期為1982年3月27日,報名不詳。內容計有〈教漢文 薪火相傳民族大義 三叔公 教化平安遺澤猶存――一襲長衫一把扇 扇下春風桃李含笑 隻身肩負千古恨 恨未目睹臺灣光復〉(本報記者曉書專訪),此為日治時期漢文教育工作者李章三生平簡介。反面包含數則零散報導及廣告,內容可辨識者有〈美義總統討論世局 對薩問題意見分歧 會談中互稱欣賞對方丰采〉、〈雷根會晤三國外長 研商加勒比海計畫〉、〈戰斧巡弋飛彈 美已試射成功〉等。   此件剪報最主要提到日治時期於安平地區(臺南)教授漢學的李章三,李章三本名為謝繼,為臺灣著名史學家林朝棟的外叔祖父,謝繼之改名是因日治時期謝繼兄長謝春泉任職海防稅務員,當時日人同事為抗日人士所殺,日政府控告謝春泉為同謀並將其逮捕,最終死於獄中,謝繼為避禍因而逃至高雄岡山,並改名為李章三。李章三在岡山成家後同妻子回到安平教授漢學,公然反抗日本的統治。著名的學生有魏東安(曾任安平北區區長)、林朝棟、張長庚(曾任安平區長,並開設中和醫院與學堂)等等。   日治時期的臺灣漢文教育主要有兩個管道,其一為總督府官方辦立的公學校,其二即為民間自行籌辦的書房教育。在公學校方面,在日治初期公學校還是前身國語傳習所時,儘管有增設漢文教育並編篡《漢文讀本》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教育孩童,然而教學時卻使用日文教學,另在同化政策下,漢文教育更是逐年縮減,最終於1937年完全廢止。而在書房方面主要以臺灣話(客家話、閩南話)教授漢文,並傳授中國傳統禮教與中華思想,但這並不被總督府接受,因此總督府以教授日本文化的漢文教科書替換書房使用的教科書,並立法嚴格控制書房,或是加以取締,使得日治後期的臺人無法輕易學習漢文。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