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Nicolas De Fer〈東亞地圖:韃靼大帝國與日本〉

〈東亞地圖:韃靼大帝國與日本〉(La Partie Orientale De L'Asie ou se trouwent Le Grand Empire Des Tartares Chinois et celuy du Iapon),法文地圖,繪製者為Nicolas De Fer,約1705年出版於法國巴黎。 繪製範圍為中國本部大部,包含臺灣、朝鮮、日本。本圖為普通地理圖,內容包含主要城市、長城、河流等資訊,還有一條從北京至韃靼腹地鄂畢河畔的道路,地形展現為簡單地形示意。本圖的海岸線描繪,大致承接衛匡國(Martinio Maritini)的〈中華帝國新圖〉(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直譯「中華帝國新描述」),但不做中國各省份的界線,也無省名標示。臺灣本島的名稱,在此圖稱福爾摩沙島或美麗島(Isle Formosa ou Bel-Isle),形狀不甚精確,島上標有臺灣(Tayoan)。朝鮮(Coree)在圖上已做一個半島,和遼東相連,形狀略成長方形。中國周邊區域則有繪出日本北端的蝦夷地(Yedo,今北海道)、東靼韃(Tartares Orientaux,中國東北各省)、契丹(Catay,中國北方各省)、蠻子(Mangi,按照馬可波羅的說法為中國南方各省)、自由靼韃(Tartares Libres,在新疆一帶)、大西藏(Le Grand Tibet)、莫斯科靼韃(Tartaries Aux Moscoujjes,即俄國)。臺灣本島標示為福爾摩沙島或美麗島(Isle Formosa ou Bel-Isle),有臺灣(Tayoan)、澎湖(I des Pecheurs)地名標示。日本則標為Niphon,並說明這就是一般歐洲地圖所標的Iapon。而西伯利亞大陸與北海道相連,則是一種想像。本圖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70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法國巴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