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七星像

本件七星像以單一墨色印製在黃色的草紙之上,畫面中作一座傳統翹脊屋頂之涼亭,屋頂之下橫額書「毛知亭」。亭下站兩排古代男子,上方一排五位,下方一排二位。上方五位身穿斜襟長袍、黑色短靴,下方兩位上身穿斜襟短衣,下身穿燈籠褲、黑色短靴。地面上有一枚黑色五角星形紋樣,涼亭下端臺基前方有一枚白色五角星形紋樣。 北斗七星為傳統星宿信仰中十分重要的一群,即大熊座,共有七顆星,其星名由斗口至斗杓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前四顆稱「斗魁」,後三顆稱「斗杓」。道教認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之魂魄由南斗而下生,死後魂歸北斗,故祀南斗可以延壽,祀北斗可以解厄,又說「南斗添福壽,北斗注長生」,因此有拜斗、禮斗之俗。《北斗經》載北斗大聖七元君能解一切厄,故在制解、補運儀式中都要祭祀北斗七星。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