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渡邊寬編輯兼發行《臺灣之養蜂》第129號

1.本物件是第129號「養蜂之友」月刊之《臺灣養蜂》特刊。封面為彩繪,以寺廟及檳榔樹、香蕉樹等臺灣熱帶風情畫為主圖,上方由右而左以紅字橫寫「臺灣の養蜂」及灰筆橫寫「養蜂之友 第百廿九號」兩排字;封面下方以白字由右而左橫寫「岐阜八劍」、「中央養蜂會發行」兩排字。封面之後為臺灣龍眼林、養蜂設施、養蜂家等口繪形式彩頁;次為目錄;正文之首,為日文版及漢文版的特刊發刊辭。次為渡邊養蜂場營業部長渡邊謙二來臺巡遊後,撰寫的「臺灣養蜂論」文章;再次為阿緱廳技手森次與、農事試驗場技手稻村宗三、臺南養蜂場場長賴尚文等6人所撰寫有關嘉義及臺灣養蜂事業之文章;最末1篇是渡邊謙二撰寫的「臺灣巡遊記」。內文之後,有讀者投書、編者回應、蜂界時事、渡邊和友松兩人渡臺新聞記事等專頁;最末頁上半部,為渡邊養蜂場來臺考察的渡邊謙二和友松圓治兩人對臺灣友人的致謝辭,下半部為刊物的定價資訊及版權資料。封底內頁為渡邊養蜂場及其發行《蜂王養成法》書籍之廣告。 2.本物件是日本大阪的中央養蜂會所發行之第129號《臺灣之養蜂》月刊,該期月刊係特別針對臺灣養蜂事業而製作的特刊。臺灣最早在清治時期,於今臺南關子嶺一帶已有養蜂紀錄,惟採蜜技術尚不純熟。日治時期,總督府設立農事試驗場,養蜂為農事試驗場的研究事業之一;1910年代前期,總督府開始推廣養蜂事業,至1910年代後期形成熱潮。民國34年(1945)日本戰敗,臺灣的養蜂事業一度陷入谷底。1950年代,透過美援的協助,引進產蜜量高的黃金種,以及蜂王漿的採收技術,養蜂事業逐漸復興,並且邁向專業化的經營。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20/02/01~1920/02/01, 年代描述: 大正9年2月1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大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