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乾隆通寶

1.本物件是清代乾隆通寶1枚,外觀呈外圓孔方形式。正面用中文書寫「乾隆通寶」4字;背面左右橫書滿文「寶」、「臺」2字。 2.乾隆初年,因白銀大幅跌價,制錢對白銀的比價大幅上升,富人囤積銅錢,民間熔銅錢改鑄銅器,制錢在市面奇缺,產生了大規模的制錢荒。臺灣當時不鑄錢,所用制錢,皆渡海而來,所以在乾隆4年(1739),委由福建鑄錢,運往臺灣流通使用。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736~1796, 年代描述: 乾隆通寶是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6)所鑄。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福建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