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本製下淡水溪鐵橋

1.本物件為以下淡水溪鐵橋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下淡水溪鐵橋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是由單一側拍攝,右側為近景,岸邊有樹木,亦可見橋梁呈現鋼桁架結構,橋則延伸向畫面左側直至盡頭,溪水較為乾涸,明信片左上方有字樣「VIEW OF PICTURESQUE SPOT TAIWAN.下淡水溪鐵橋下淡水溪は本島第一の大河にして源を新高山に發す,鐵橋の長サ五千0七呎,工費百三十萬圓を費したもので東洋第一の長橋である。」,大意:下淡水溪為臺灣第一大河,發源自新高山,而鐵橋長五千零七呎,耗費鉅額,為東方第一長橋;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以褐色單色印刷,右上方為郵票黏貼處,內有「Place Postage Here」,右側有「郵便はかき」字樣,左上角有「Made in Japan」,正上方有「CARTE POSTALE」以及兩行字樣,由左至右為「This Space may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The Address Only to be Written Here.」。 2.下淡水溪鐵橋,又稱為「高屏溪鐵橋」,位於臺鐵九曲堂站到六塊厝站之間,橫跨高屏溪(當時稱下淡水溪),興建緣由是當時縱貫鐵路已完成基隆至高雄段,但屏東地區的蔗糖成品無法大量運送至高雄港出口,因此西元1911年由臺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主持下開始興建,1913年竣工,至1992年退役,現為國定古蹟。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13~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