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橋本白水著《噫霧社事件》

1.橋本白水著《噫霧社事件》,為以日本人角度記錄霧社事件始末的調查專書。書籍第一版於昭和5年(1930)12月20日發行,本書為昭和5年(1930)12月30日發行的第二版,由臺北南國出版協會出版發行。書封作黃色底色,頂端和底端有黑色橫弦紋、三角紋、人面紋、人形文之圖形設計。封面中央以直式紅字書寫書名「噫霧社事件」,書名下方印有出版社名「南國出版協會」,封底為臺灣道鐵道與道路地圖。書內扉頁印有弔唁詞「捧 霧社遭難者之諸靈」與作者「橋本白水」之名。 2.本書依目次共分成5個章節。第一章「我等の祖」,考察日人在原住民族部落的文化建設。第二章「兇變の朝」,收錄《軍司令部警務局公報輯錄》與殉難殉職者名錄,佔據本書大部分篇幅。第三章「われ等も戰爭の如く」,收錄作者過去發表之文「霧社事件の一考察」,內容為作者對事件發生成因的分析與事後責任、善後等看法。第四章「勇士の面目」,收錄日軍司令官訓示、表彰狀等軍方資料以宣揚日軍英勇之績。第五章「慘狀の跡を追憶して」,收錄目擊者口述記錄與追悼會資料。 3.1930年10月27日,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霧社地區照例舉行運動會,在警備鬆弛之時,由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與荷歌、波亞倫等諸社分隊襲擊霧社地區的警察分駐所、學校、日人官舍等處,是為霧社事件。事件發生後,日方緊急調派臺灣各地駐軍鎮壓,並利用「味方番」(與日本官方保持友好關係的原住民)攻擊躲在深山中的起義原住民,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戰鬥後,事件至年底才落幕。事件結束後,日人為集中管理霧社地區的生還者,將之移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30/12/30~1930/12/30, 年代描述: 昭和5年12月30日第二版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臺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