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正天鴿牌臺灣所見耕作的水牛

1. 本物件為以耕作的水牛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水牛與農民黑白照片,影像中有一名戴著斗笠的農民正在操作由水牛拖曳的字耙,以整平水田中的泥土,影像右上方有一個長方框,內標示「臺灣所見」,右下角則有一段描述:「水牛はたしかに臺灣ロ-カルカラーの一つである。その左右に長く張つた恐ろしけな角ご、その獰猛な面構ごはごう見ても悧發な現代のものごは思はれない。それが待た馬鹿に柔順に水田な耕してゐろから面白い。汽車の窓から眺めた時には何ごもいへゐ一種のエキゾテイツクな情感が湧くを禁じ得ない。」(大意為:水牛為臺灣特有的風景之一,乍看會因牠左右的長角感到恐懼,以及其猙獰的面貌亦不像現代的動物。但有趣的是牠有條不紊在水田進行耕作,從火車的窗戶望去,會不禁興起一種異國情感。)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以粉紅色單色印刷,方框中標示「Taishohato Brand」,右側有「郵便はがき」,左下角位置有1隻張開雙翼的鳥形圖樣,左上角字樣無法辨識,上方印有「CARTE POSTALE」,其下方右側「The Address Only to be Written Here」,左側「This Space may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中間有一條分隔線。 2. 臺灣水牛為印度種沼澤型水牛,曾於西元1624年由荷蘭人自印尼爪哇引進,而後來1630年時,中國當局為鼓勵福建難民遷移至臺灣,亦曾有「一牛三金制」的政策,而這當中的牛,即是指水牛。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