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手爐

金屬製的手爐,整體偏銀灰色,通體素面無特殊裝飾,可分為爐蓋與爐身兩部分,以子母口的方式相連接。爐蓋為圓形,表面均勻分布著圓形孔洞,用以透氣,蓋緣垂直於蓋面。爐身呈類缽形,兩側以金屬片連接金屬扁提把與爐身,下有厚圈足。 手爐也被稱作火籠、捧爐或袖爐,是東亞地區古代常見的生活器物,一般為銅製,形狀以圓形或橢圓形為大宗,部分手爐會附有提把,尺寸輕巧,方便攜帶。其用法是在爐內燃燒小塊的木炭或炭墼、礱糠、鋸末等其他固體燃料,在冬天時攜帶在身上取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