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質烘爐

銅質的烘爐,烘爐內部有碗缽型添加炭火的區域,上方有許多透氣的圓形孔洞;並有銅環與外色支架相接。支架部分為上下夾有兩片六角板,中間透過12根長方柱條連接。兩塊六角板皆有六個孔洞做為透氣之用。 烘爐又稱手爐、火籠,為暖手用的小爐,是源自中國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烘爐由爐底、爐身、爐蓋、提梁組成,一般有八角形、方形、花籃形、南瓜形、圓形等。其製作從拌黏土與炭灰開始,鎚塞進模具成型、脫模後立刻粗胚、晾曬、包覆鐵皮等程序。常見的烘爐為銅質或土陶質,而烘爐鏤空雕刻的部分一方面為美觀,一方面也可做為散熱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