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南門城畫像圖片

描繪範圍為臺灣府城大南門。前景為城外景象,進出城門的百姓、鄉間的水牛與田園風光,以及畫面左側的鄉間矮房。畫面正中央為大南門,為白牆與紅屋頂。 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巡臺御史禪濟而呈奏,臺灣縣知縣周鍾喧請以宮紳捐輸乃式,樹木柵築城,同意興工,這便是臺灣府築城的濫殤。柵周二千六百六十二丈,柵間其設七個門:大東門、小東門、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及大西門,另設水門兩處。大南門位於府學文廟前。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福建總督郝玉麟在城周植刺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叢。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各門加達城座及城樓。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知府楊廷理就原有東南北三面城址,改建為土城臺灣府城規模趨於完備,大南門的甕城形勢也告抵定,而大南門外即為府城主要墓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