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日本帝國最南端】鵝鑾鼻神社

1.單色印刷明信片,影像內容為鵝鑾鼻神社,位於鵝鑾鼻燈塔旁,入口前方有一座鯨魚骨的大鳥居。 2.正面影像黑白、滿版印刷,左下方有說明文字:「【大日本帝國最南端】…鵞鑾鼻神社」,右上角蓋有「鵞鑾鼻燈臺、SOUTH CAPE LIGHT HOUSE、7.6.8」字樣與燈塔圖案的圓戳印,戳印日期應為昭和7年(1932)6月8日。背面則印有灰色文字「郵便はかき、CARTE POSTALE、Made in Japan」,以及分隔虛線上方有三角形內有「S」字樣的商標圖案。 3.日治時期,鵝鑾鼻是整個日本帝國領土的最南端,特別是鵝鑾鼻燈塔更是蘊含帝國南進的象徵,因此乃有設置神社的想法。1929(昭和4)年,由臺灣總督府遞信部庶務課長鹽原氏,發動該部職員捐獻三千多圓所建立,於同年12月8日舉行鎮座祭典。鵝鑾鼻神社所奉祀的神位,是由臺北圓山的臺灣神社以及四國琴平神社分身而來。由於鵝鑾鼻附近為重要的漁場,因此有捕鯨漁民奉獻鯨魚骨作成的「鳥居」,乞求神明保佑。日本戰敗後,臺灣各地的神社大多被毀棄,或是改建作為其他用途,如忠烈祠等,鵝鑾鼻神社的命運亦相同,只留下鵝鑾鼻燈塔繼續為往來的船隻指引方向。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32/06/08~1932/06/08, 年代描述: 戳印日期為昭和7年6月8日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