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螭虎草束仔手繪稿

《螭虎草束仔手繪稿》是王保原為廟宇束木樣式繪製的圖樣,圖樣為螭虎草,代表力量、權勢、神武,薄紙上可見到線條清晰的藍色筆跡。 廟宇的束木又稱束仔、月樑,束木是建築木架上的彎形小樑。其形制大抵為長方形,由於其為置於柱間的鞏固構材,故常做彎月形,較低一端則置於斗上。 王保原(1929-)祖籍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社,年輕時進入臺東的日軍航空廠接受軍事訓練,經濟穩定後欲在臺東開設彩繪玻璃匾仔店面,因父親王石發反對而返回臺南佳里從事金唐殿的剪黏。其擅長繪畫與捏塑,繼承父親王石發的剪黏手藝,為何金龍的臺灣第三代弟子。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