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生蕃屋商店發行臺灣日月潭全景

1.本物件為以日月潭為主之明信片,其正面為日月潭彩色圖畫,正面是兩張明信片合在一起,中央為被日月潭圍繞的拉魯島,遠方有山巒。正面上方載有(台灣)「日月潭全景」(其ノ一)、「217. VIEW OF JITSUGETSUTAN,FORMOSA」、(台灣)「日月潭全景」(其ノ二)、「218. VIEW OF JITSUGETSUTAN,FORMOSA」並加蓋兩個藍色涵碧樓紀念戳印,戳印分為三塊,上方為涵碧樓英文,中間為涵碧樓中文,下方寫有台灣日月潭。上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兩張格式一樣,右上方有一郵票黏貼處,右側有以漢字、片假名書寫之「郵便ハガキ」,正上方印有「CARTE POSTALE」,中央印有「生蕃屋商店發行」字樣。 2.涵碧樓由伊藤氏在西元1916年興建,後因日月潭水力發電施工而易地重建,並建貴賓館以招待訪臺之裕仁太子。但貴賓館於1940年毀於火災,只剩涵碧樓保存下來,戰後成為蔣介石行館。後經拆除,現在的涵碧樓大飯店是重蓋後之建物。 3.日月潭舊稱水沙連,全潭以拉魯島(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狀若月鉤,故名日月潭。日月潭海拔748公尺,面積116平方公尺,潭平均深度27公尺,潭面積827公頃。早期日月潭只是群山間的一個小湖泊,1934年,日本政府為發電所需,從濁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處,建武界壩引水,並修築一條15公里長的地下水道,除在向天圳段有露天外,其餘都深藏於海拔2058公尺的水社大山中,而為了保存蓄水量以供發電,因而建了水社壩及社頭壩攔水發電,也因而也使得日月潭谷地聚積龐大水體,而淹沒眾多小山丘。由於臺灣的水庫普遍利用溪流截堵成潭,為一離槽水庫,水庫狹長,景觀單調,而日月潭則是利用窪地注水成潭,水域由山巒環繞,層層相夾,陝水道蜿蜓紛岐,遠觀近遊,處處是景。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16~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