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品以小篆字體抄錄蘇軾的〈定風坡〉內容,「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表達對一生遭遇看淡的瀟灑自得。其中可見小篆形體常見的細長形、垂腳等特色。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文學藝術史上通才,為北宋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加賜諡號文忠,追贈太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名列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有《東坡樂府》傳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