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肚兜

米白色單層藏青刺繡肚兜,扇形,兜面下方有一個口袋及袋蓋,領圍左側縫一繩圈,右側僅存的綁帶為米色棉繩。刺繡以藏青繡線為主,間接飾以青、黃色,繡有喜鵲、瓶花果、雙旗、繁枝、梅花等,有「喜上枝頭」,「舉案齊眉」之喻意。袋面另雙旗下有黑色筆跡祈求一生中「前清春」「後富貴」。而本肚兜疑為男子用。 閩客肚兜以扇形居多,裝飾多從鎖鏈繡、滿繡,且以吉慶圖案如花、鳥、如意紋等為主,有些飾以口袋,作為收藏貼身物之用。肚兜是古人穿著的貼身內衣,相傳漢代已有,清代稱「抹胸」。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記載:「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寒內侵者,俗稱兜肚」。男女皆有之「肚兜」功能為防止風寒內侵,藏腹掩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