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消逝的存在

劉佳琪《消逝的存在》為2013年創作之水彩作品,地面有一汪水灘、廢墟傾頹衰敗時留下的木頭,背景為圓弧頂的迴廊,盡頭開一扇大窗,並置放一張椅子。廢墟不是建築的死亡,而是與周遭景物融合的地景。廢墟作為自然與時間的見證,重生後,展現出廢墟「無用之用」的價值。此作品以廢棄教堂為題,水灘讓畫面倒影極清晰,強化「死寂」之感,而遠方的椅子似是邀請觀者,坐下來感受這片曾經。 劉佳琪(1979-)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現為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專任教師。其使用水彩輕盈的特性,有效區隔與油畫的差別,更得以詮釋廢墟中光影效果。作品入選全國美展,獲新美獎、溫室仁百合獎、大墩美展等多項獎項,曾參加國立歷史博物館水彩大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佳琪
  • 日期
    年代: 2013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