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菩薩畫像拓本

畫像中央的菩薩頭頂寶冠、頸掛藍色瓔珞,左手穿戴手鐲,似望一朵金色蓮花,如同菩薩身後散發的頭光和大身光一般散發光彩。畫像右下方刻有藍色如意紋的法輪與菩薩頸上藍色瓔珞遙相輝映。 佛教中,佛、菩薩的光相分為頭光、身光與舉身光,統稱「背光」。佛與菩薩的光相隨處照耀,如日光普覆一切,彰顯其佛智與清淨法身。瓔珞是古代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由象徵無量光明的世間眾寶所成。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天地初辟時,毗濕奴天的臍中生出蓮華(花之古字),華中有梵天結跏趺坐,創造萬物,故蓮華象徵毗濕奴及其配偶神。在佛教傳入中國後,蓮花在佛教中仍然是清淨不染煩惱的象徵,花開見佛性,蓮花開也是一種智慧的境界。猶如雲朵、花瓣的如意為梵語中的阿那律,傳入中國後演變成為一種符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