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神廟接官亭曁石坊圖拓本

風神廟暨接官亭石坊圖,可分為兩部分,一為碑首,碑體上方有祿形裝飾,並有雙龍拱珠紋飾與碑體紋樣。二為碑身,其下的建築平面圖為蔣元樞留有,從圖碑可見接官亭昔日水上風光,並見風神廟、官廳、公廨等建築格局,與今日景觀差異頗大。原碑現存立大南門碑林,本件為其拓本。 清康熙、雍正之際,臺灣府城水道渡頭由大井頭移至南河安瀾橋附近,稱為「鎮渡頭」。乾隆4年(1739)臺灣道鄂善倡建風神廟與接官亭,以利舟楫。迨至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接官亭,與鐘鼓樓、官廳、風神廟形成完整的建築群。考慮其位處府城門戶,為壯大聲勢,故建立一石坊於風神廟前。石坊是由花崗岩、青鬥石構成的四柱雙層三開間的立面建構,中間橫額前題「鯤維永奠」,後書「鰲柱擎天」,兩詹間嵌刻人物石雕,下層鐫刻雙龍搶珠等紋飾,線條流暢雄渾。自是接官亭成為清朝官員往來迎送餞別的地方。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