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修海靖寺碑記拓本

新修海靖寺捐題碑記的拓本,本拓文呈長方形狀,有褐色紙裱底,拓印部分為碑首與碑身。碑首為白底黑圖,顯示原碑為陽刻,碑首中有一太陽,下方有廟宇紋樣,中有篆體「皇清」二字,兩旁有麒麟紋樣,兩隻麒麟拱著太陽與廟宇內字樣,碑身則為黑底白字,可看出原碑為楷體陰刻,其內文紀錄即清嘉慶元年(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並撰文立碑,而從拓文中可看到明顯斷裂痕跡,並原文不全,甚為可惜。開元寺前身為鄭氏時期的北園別館,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二十九年(1690年)改建為佛寺,名曰海會寺,哈當阿重修時更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清咸豐九年(1859年)正式制訂寺名為「開元寺」。原碑現存立北區開元寺。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