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卑南文化玉錛 (台東卑南史前玉器)

玉錛,器身長方扁形,上窄下略寬,頂端與兩側呈角轉,刃折角轉,刃折線平直,刃線帶磨耗,磨製法製作成形。 石錛是用來做木工的一種器物,通常石錛的側面呈現梯形,其斜邊的銳角處用來刨削木材,也因為石錛只有一個刃面,在考古學上稱為「偏鋒」。卑南文化距今約三千五百年,是東海岸三個繩紋紅陶文化的其中一個地方型。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坡地等平緩處。卑南文化的典型遺物為板岩石柱、板岩石板棺、板岩石槽等。 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年至2300年,為新石器晚期的文化。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坡地等平緩處。卑南文化的史前居民擅用板岩構築住居與石板棺,且多出土石杵、斧鋤、矛、鏃等農具與獵捕工具,主要以打獵或穀物植種為主。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新石器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年至2300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