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鄭時期的安平壺-01

灰白色的瓷壺,短頸口,厚唇,斜折肩,折肩部位為直徑最大處,肩下的腹身斜直往內收,底部平坦。外部施以灰白釉,壺口有棕褐色斑點,應是以杓淋法澆釉,厚薄明顯不均,靠近底部的部分可見未上到灰白釉的米色素坯底。壺腹可看出水平紋理,應為手拉坯留下的痕跡。 安平壺出自中國福建省閩北邵武窯等窯場,由於在臺南安平大量出土而命名為「安平壺」。其用途至今無定論,過去傳說為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時裝火藥的容器,也有用來盛裝鹽、茶、香料或酒類的看法,然而都沒有決定性的證據,只能推測是用來裝某種物品的容器,可能與臺灣進口的商品有關。20世紀以來,安平壺樸素內斂的外型頗受臺灣文人的喜愛,收藏安平壺曾成為一股風潮,另外,臺南西拉雅族的公廨亦有將安平壺當作供奉器皿的情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