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英製短砲(Carronade)(編號4)

英製短砲為由砲尾、後膛、加強段、砲耳、前砲身與砲口等六個部分組成;砲尾由砲尾鈕、砲尾頸組成,後膛又可細分為火門座與火門孔,加強段分為第一和二第加強段,前者與前砲身銜接,後者與後膛銜接,每個銜接點皆有圓環狀突起,是為加強段,砲耳則為第一加強段兩側增設圓柱形突出物,前砲身與砲口之間另有一小段的砲頸部作為連接。通體鏽蝕為紅褐色的長形砲身前弇後豐,並以砲耳為支撐點置於四輪木製砲架上,而此砲架為後人所作。圓形的砲尾鈕與後膛之間有一曲線連結,與砲尾頸結合為環,繩索可穿過並綑綁,更利於固定與拉動砲身。砲尾頸細短。後膛底部突起三層,前有環狀裝飾,正上方有兩條緊鄰的小型長方形塊狀突起,為便利砲手瞄準的火門座,中間為火門孔。 英製短砲(Carronade)為英國退役陸軍麥爾維利(Robert Melville)提議將大口徑的臼砲或迫擊砲改良成火力強大的艦砲,而此概念交由卡羅鐵工廠(Carron Company)開發,因此被命為卡羅納德短重砲。主要用於摧毀城牆或高大建築物,射程較短,屬於平射型短重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