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磨(下盾)

扁園形體的石質磨。圓心有一方孔,周圍環繞圓形凹槽,為使被磨物與石磨摩擦,成為細碎粉狀。圓的其中一頭接有一長方體管道,為被磨物排出之處。圓心周圍可見一刮痕。 人類最早使用乾磨的方式將穀物磨成粉,主要透過木棍或扁平的石頭進行碾磨。之後逐漸演變為旋轉上、下相合的碾穀石磨。由一對扁圓石板、木製或鐵製的磨心及磨手木柄組合而成,利用兩塊石板間的摩擦,將食物磨成粉狀或漿狀。其操作的動力可分為人力與獸力,人力磨常被稱為石磨仔,獸力磨大多採用牛隻拉動,因此又稱為牛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光緒年間(約1875年~1908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