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臺灣神社全景

1.大正寫真工藝所(TAISHO)印製之黑白明信片,影像內容為遠眺臺灣神社全景。 2.正面影像全幅,經設計二側做灰色框邊,上方印有黑色說明文字:「臺灣を守る」、「『臺北』臺灣神社全景、臺灣の總守護神として大國主命(大國魂命)、大巳(己)貴命、小(少)彥名命の三神と故北白川宮殿下の英靈を奉祀してゐる。その森嚴なる神域は劍潭の青巒に基隆の清流を配 し風光絕佳。」(譯:作為臺灣的總守護神,奉祀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三神,與北白川宮殿下的英靈。如此森嚴的神域,將劍潭的青山與基隆的清流搭配一起,是個風光絕佳的地方。)下方印有英文說明文字「Taihoku Shrine, Taihoku.」。背面印刷有「郵便はがき、CARTE POSTALE」等字,通信欄與地址欄分隔線上有「TAISHO」信鴿商標圖案,郵票張貼處印有「MANUFACTURED BY TAISHO」。 3.臺灣神社,是臺灣第一座官幣大社、「社格」最高的神社,最初設立的目的為紀念因乙未戰役逝世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1901(明治34)年在臺灣總督府總督兒玉源太源的主導下,特別從日本邀請伊東忠太與武田五一規劃、設計,興建於劍潭山,供奉「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以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同時另興建「明治橋」,連接市區與神社,開闢「敕使街道」,方便民眾至神社參拜。昭和年間,隨著皇民化運動的推展,臺灣神社開始擴大規模,擴建新境地與臺灣護國神社。1944(昭和19)年增祀天照大神,升格為「臺灣神宮」,10月於神社遷移、舉行鎮座祭前,一架客機在松山機場降落失事,墜落在臺灣神宮新境地附近,引發大火,燒毀神社主要建築,從此未復原。戰後原址改建為臺灣大飯店,後又改名為圓山大飯店。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和歌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