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宮地硬介編《臺灣名所案內》

1. 本物件發行於昭和10年(1935),為宮地硬介所編,介紹了全臺32個城鎮區域,例如:草山、大溪、蘇澳、霧社、魚池、新高、屏東、關子嶺、阿里山等。除了文字說明,另附有各地的郵戳(郵便名勝スタンプ付)。其郵戳造型精美,多以當地主要風景或元素而刻製,譬如臺北市的郵戳以臺灣神社和明治橋為主題;基隆則是基隆港口新岸壁上屋倉庫;淡水的郵戳上是觀音山下的英國領事館及船。蘇澳則是俯瞰圖,可見龜山島;鵝鑾鼻的郵戳上是燈塔、鯨魚及大尖山。 2.臺北郵便局最初建立於西元1898年,係位於北門街(今博愛路、衡陽路口附近)之木造街屋,直至1913年一場火災將舊址燒毀,才於1930年於現址處竣工新臺北郵便局,設計者為栗山俊一。該局於日治時期負擔了全臺的郵務工作,戰後則改為臺灣北區郵政管理局,現址2樓為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分館。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35/08/25~1935/08/25, 推測年份(西元): 1935, 年代描述: 昭和10年8月20日印刷、昭和10年8月25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