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德文版

1.本書的作者為荷蘭籍作家Olfert Dapper,原文版是荷蘭文,於1670年出版。此書是1676年出版的德文版。根據此書扉頁的內容得知,此書講述荷蘭東印度公司1662至1663年,第二及第三次遣使中國之記錄,以及所有關於中國、臺灣(Tajowan)、福爾摩沙(Formosa)、Aimuy及Quemuy的詳細記錄。第二次出使的使節為Joan van Kampen和Constantin Nobel,而第三次出使KonchiSinischenOst-Tartarischen Käiser的使節是Pieter van Hoorn。此外此書還附了大量銅版刻畫印刷的插圖。 2.本書共分3篇:第一篇是關於出使中國的記錄;第二篇是關於第三次的出使記錄;第三篇是關於中國所有的記錄,包括名稱、疆土邊界、城市、河流、山脈、植物、動物、宗教信仰、語言和藝術等。 3.奇怪的是,福爾摩沙和臺灣在本書中,是分開兩個章節來論述的:I. Die Insel Formosa(2頁);II. Die Insel Tayowan(30頁)。在福爾摩沙篇章中,其所附錄的版畫有(1)穿著獸皮的福爾摩沙人(頁11);(2)包著頭巾的男性,其中一人一手提著籃子,另一手拿著一把根莖類的植物,或是戴著有長羽毛的冠(頁12);(3)頭戴羽毛冠、手握一把劍,另一手握著人頭,另一位則手持弓箭的福爾摩沙人(頁13);(4)福爾摩沙的住所,及男人像是在建造住所的景象(頁15);(5)袒胸露乳的女祭司主持殺豬的祭拜儀式(頁16);關於臺灣,根據文中的描述,臺灣島位於福爾摩沙島南邊(Die Insel Tayowan, oder Taiwan, wie andere es aussprechen/ ist an der Südseiten von Formosa)。臺灣島上的居民大部分是不文明的中國人(Die meisten Einwohner der Insel Tayowan sind itziger Zeit ungeschohrne Sineser),而在福爾摩沙島上的漢人也一樣,而荷蘭東印度公司是時代的英雄,同時佔領了這兩個島嶼(Der Ost-Indischen Compagnie haben abhängig gemacht: welcher zeithero diese beide Inseln besitzet)。之後著筆都在講述臺灣島上的宗教信仰,例如:在頁31上的插畫,是熱蘭遮城的全景圖;頁33是媽祖廟內部的版畫,畫中的媽祖神像的上方有兩隻長著翅膀的靈獸,顯得非常的怪異;在32頁是釋迦牟尼佛的大佛寺外觀;35頁是關帝公。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6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內容指涉地點/內容地點: POINT (120.16066 23.001719)
  • 地名
    製造地: 荷蘭阿姆斯特丹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