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觀音晴

  畫家以觀音山為景,完成此幅〈觀音晴〉。居高臨下的視點,將畫面水平切割,透過水天一色的湛藍色塊,將觀音山脈鑲嵌於視覺中心,引領觀者感受陰雨乍晴後的舒暢與溫潤,尤其山頭一抹橘紅,讓觀音山宛如洗滌後的雅石,綻放出亮眼光采。   有感於臺灣戰後畫壇,過於追求學院風格的嚴謹與完整性,金潤作反倒認為「繪畫是主觀的感知,由心而作,是要用畫筆來詮釋內心的世界。」經由上述語錄,觀者應可理解金潤作的繪畫風格為何是筆觸狂放,色彩溫潤含蓄且帶對比張力,展現畫者個人率性美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金潤作
  • 日期
    年代: 197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