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勞作用黑白棉布綁腿

本物件為勞作或農作時用來保護腿部的綁腿 ,表裡以黑、白棉布車縫製作,上寬下窄的裁片形式以符合小腿上下尺寸,開口處一端綴縫成排的長橢圓形金屬片或銅作為釦子,另一端開口緣邊用粗棉繩以平針縫綴二道線,大小間隔距離剛好可以作為金屬片的釦絆。綁腿不的頂端縫綴綁帶可在膝下小腿位置繫綁固定,此種綁腿大多為女性使用。此綁腿上所使用的金屬片是一種特製的銅片,一端為橢圓形,另一端切平並有三個孔洞,可以針線縫綴在布邊上,1960年代臺灣農家婦女下田工作時尚見使用此種綁腿。 中國自宋代勞動工作者即有穿著膝褲的習慣,為了活動方便以及保護小腿,許多民族的勞動者均有使用綁腿或腳絆(或稱護腿布)的服飾(臺灣原住民除了蘭嶼達悟族因從事海上漁撈不穿著綁腿之外,幾乎大部分的原住民婦女皆有穿著腳絆的習慣);到了 日治時期勞動工作者、軍人都有穿著綁腿的習慣,只是使用的形式略有不同,戰後後綁腿仍然見用於一般農民,大多以黑色棉布製作,目的為耐髒、吸汗,在下田工作時保護腿部,不受芒草割傷以及避免蟲蛇叮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