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眼提跟拽跟鼻彩布水波紋弓鞋

本物件為臺灣閩籍婦女典型的弓鞋,有網線以及提跟、拽跟鼻(白色棉布提跟圈耳),鞋後跟裝飾有二道黑色水波紋緞帶,是工業製造生產的配飾帶,現在非常普及但是過去的年代應是很新潮的裝飾品。 纏足婦女穿著刺繡小巧的三寸金蓮鞋,又稱為「弓鞋」因其「鞋底內凹、其狀似弓」而得名,美稱「金蓮」則可能由於《南史》中記載:「齊東昏侯為潘妃鑿金為蓮花貼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而三寸乃言其小,不一定是說腳的大小為三寸長度。臺灣漢族婦女穿著的鞋子,依場合不同有草鞋、木屐、拖鞋與包鞋四大種類,閩籍婦女多纏足清治時期臺灣有「大腳是婢、小腳是娘」的說法,一般貧苦勞動的閩籍婦女並不纏足,但是少女纏足仍是出身富家的象徵,或為中下階層少女走入高階家庭的晉身階。臺灣閩籍婦女的金蓮鞋形式大多為高底,鞋子前端開口處縫有網線,色彩多喜採用紅色或黑色並刺繡精美的吉祥圖案,鞋後端有縫綴提跟及拽跟鼻(圈耳),後鞋跟很高用一塊木枕(臺灣台語稱為木屐踏)墊著,鞋後跟往往向後突出木屐踏數分,弓鞋上方有腿帶、飾褲(藕覆)等裝飾。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