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男用圓領對襟鎏金扣常服外褂

本物件為有官位之男性常服褂,清治時期男子職官正式禮服為「補服」,服裝樣式為無領、對襟,形式比袍短類似馬褂但比馬褂長,袖端寬大平直,前後左右四開裾,因為前胸與後背各補綴一塊彰顯文武官位職等的補紋,所以又稱為「補褂」。而平常不上朝、不升堂時穿著常服褂,樣式與補服相同,但不綴補子;此褂前後左右四開裾,圓領、前開對襟,襟上共有5對直布釦、釦頭鎏金鏨花,以黑色提花絲綢做面料,提花圖文為牡丹、菊花、蝴蝶,象徵尊貴有氣節。 臺灣漢族男子服裝與婦女的形式有些類同,男子服裝有長短之分,長者為長袍開右大襟,上下身通裁不作剪接,短而鋪夾者稱為「褂」,開前襟之褂穿著於長袍之外,通常屬於冬衣;夏季者稱為「對襟衫」是為勞動階層之短衣,下身搭配大襠褲。男性的服裝開襟方式主要也是大襟、對襟、琵琶襟,但是開大襟者多用於長袍,一般短衫大多開對襟,琵琶襟則是使用於背心。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