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女性米白色簍空套裝裙子

本物件為臺灣女性米白色簍空套裝裙子,物件式樣為米白色簍空棉布筒裙,與88–112–1為1套,簍空圖案為花瓣形狀,衣服外緣皆有連續圓弧狀,裙子上緣為無簍空白色布料。 日治初期臺灣人穿著仍以漢人傳統服飾為主,於臺灣總督府及民間士紳推行「解放纏足」、「剪斷髮辮」後臺灣人開始嘗試西式服裝,至「新文化運動」臺灣社會開始積極推行西式服裝,因此出現了「西式」、「中式」、「中西合璧」等3種服飾風格,部份臺灣人穿著襯衫、洋裝等服裝,而部份中式服裝也增加了西方裁剪元素,如腰身設計、合身剪裁等;傳統中式服裝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衣服版型逐漸縮窄,裝飾也從刺繡及織帶轉變為蕾絲或芽邊布料;日治時期傳統的中式服裝「馬面裙」受西式服裝的影響簡化成直筒狀裙,當時的直筒裙仍為1片式,需用其他布料綑綁、固定,直到日治時期改良裙頭的製作方式才開始出現使用暗釦、裙鉤或鬆緊帶固定的筒裙。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