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漢人族群童帽

本物件為臺灣漢人族群童帽,物件式樣為桃紅色亮面刺繡風帽,正面帽緣有一塊亮綠色刺繡飾片,此飾片以多種刺繡工法縫製,圖案包含彩鳳、牡丹等圖示,帽身以搶眼的桃紅色所構成,邊緣金色及酒紅色提花布料鑲緄,帽身後半部有兩條淺藍色的飄帶,飄帶的尾端各繫有一塊釘片。 童帽可以分成日常及儀式用途,其中以儀式用童帽較為特殊,清末民初的習俗中嬰兒出生、滿月、滿四個月及週歲時外家皆須縫製新的衣、帽、鞋給嬰兒,而圖案通常既精美又充滿吉祥寓意意,此習俗稱為「做頭尾」。常見的傳統童帽款式有風帽、碗帽、瓜皮帽、狀元帽、鴟鴞帽、虎頭帽等,其中風帽為最基本的款式,風帽的後緣較長可遮蔽後頸,防風效果佳;而狀元帽及鴟鴞帽為傳統儀式中最常見的帽款,狀元帽外觀似屋脊,有成家立業、高中狀元之寓意,鴟鴞帽外觀特色則為於帽頂兩端有公雞、鴟鴞裝飾,有大鵬展翅之期許。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