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婦女衫(藍色)

1. 台灣閩籍婦女大襟衫袖口、領口以及大襟上的鑲緄裝飾,1905年以後,受到西洋服裝的影響,袖口變窄、領子變高,織帶與刺繡類的裝飾變少,取代的布料製作的細小芽邊、牙子以及西式的蕾絲花邊。1910年以後鑲緄緣飾變窄袖口變得更窄約為7-8寸(18-20cm),大襟、袖口、下襬以及開叉部位在鑲緄配布之外又加上一道細窄的牙子,衣襬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吉祥圖案裝飾,稱之為「四關鑲」或「四官鑲」。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後鑲邊逐漸完全消失,服裝袖口變得更窄只有5-6寸(13-15 cm),領子越來越高甚至高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