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用寶藍色絲綢大襟衫

本物件為臺灣婦女大襟衫,此服以寶藍色絲綢作面料,領口、大襟鑲緄深藍色絲綢,外緣再貼飾黑色蕾絲花邊,右開大襟,短內襟長51cm寬30cm,從領口至脇邊共有11對以深藍色絲綢製作的直布釦(領口1、大襟2、腋下1、脇邊7),小立領高1.5cm,領緣鑲緄深藍色絲綢;臺灣氣候炎熱晚清至日治初期,婦女領子大都很低,高度只有1-2cm,夏季服裝甚至只以布條鑲緄而立無領。此服裝以深藍色系為主調,寶藍色底部搭配深藍色鑲緄,外緣再貼飾黑色蕾絲花邊,整體感覺沉靜優雅,脇邊的六對長長的直布釦(釦絆8cm長)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功能。 臺灣閩籍婦女傳統的服裝有三種主要的開襟方式,即是:大襟、對襟、琵琶襟。稱為大襟因為俗稱右手為大手,衣襟右掩前胸的部分稱為「大襟」,相對的被掩在裏面的稱為 「小襟」或「內襟」,開大襟的上衣服式稱為,又稱為「大祹衫」,延續漢族傳統「右衽」的開襟方式,因此使用最為普遍。而至日治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大概有身體的兩倍寬,呈直筒狀,袖子寬但不長,約到手腕的長度,袖口寬約30-40cm,衣長約至膝蓋。釦子數量大概維持5對,領口1、大襟2、腋下1、脇邊1,鑲緄緣邊裝飾喜用對比色彩。 1905年以後,受到西洋服裝的影響,袖口變窄、領子變高,織帶與刺繡類的裝飾變少,取代的布料製作的細小芽邊、牙子以及西式的蕾絲花邊。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