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立領新式旗袍禮服

本物件為立領旗袍,內襟形式為偷襟(服裝製作的術語,指內襟的剪接沿著大襟的線條邊緣接縫一塊布,從正面上看不到大襟處的接線,但可以用最經濟的方式來處理大襟與內襟的重疊部位),大襟以暗釦釦合,脇邊車縫美國製造的金屬鍊齒拉鍊(拉鍊把手有swift USA字樣),其製作方式主要以機械車縫為主,領子襯有硬襯,下襬、開叉處的縫邊則以手縫方式處理,腰圍曲線玲瓏,但未有車褶產生,應是位新潮女性的社交禮服。 1920年代臺灣閩籍婦女流行寬袖上衣,七分短袖、袖口型喇叭型,長度約短至手肘,衣身長度也較短而合身,領子不高但開始使用較硬挺的領襯;至1930年代臺灣閩籍婦女的傳統服裝逐漸失去原來的風味,不僅受到日本的影響甚至西化的樣式與布料的使用甚為普遍,年輕女性逐漸改穿洋裝,少數知識年輕女性也穿旗袍,無論大襟衫或旗袍都是長而窄的形式,寬身大袖的形態已不復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