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棕蓑雨衣

本物件為簑衣,簑衣又稱「棕簑」,在塑膠雨衣發明之前,是農民下田做工時用以遮雨的雨衣,簑衣的製造是將棕樹片,以鐵刷刷理,使棕毛平順,並清理碎物,然後將棕片曬乾,用棕毛搓成細線,穿針縫製,一片緊接一片的縫製成衣裙形狀,袖子與下襬棕毛自然垂開,而領口與衣襟,則包邊縫妥,再綴縫帶子及釦子,可以繫綁扣住。 簑衣有一件式:如開前襟的大披肩;和兩件式:上衣下裙分開,上衣如一短披肩,下裙在裙腰上縫連棕繩,穿時套住雙肩。本件即屬兩件式。由於製作程序繁瑣,穿著起來又笨重,1960年代以後幾乎全被塑膠雨衣所取代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