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柵指南宮老照片

本物件為木柵指南宮老照片,張數2張,拍攝角度由下往上,廟宇坐落在山腰。本照片背面標示為「孔子廟」,但因其建築格式與孔廟不同,且查其背景顯然該廟宇坐落在山邊而非都市內,經比對臺灣各孔廟資料後確定為筆誤。因該廟宇屋脊雕龍畫鳳,判斷應為道教宮觀。經比對國家圖書館日據時期臺灣地區所有寺廟明信片(右側)裡指南宮正門照片後,除正門爐台外,照片內廟宇屋脊裝飾、階梯下端球型物及階梯數與地面旗桿座位置幾乎雷同,故推估本照片內之廟宇為木柵指南宮正門。清光緒8年(1882),淡水知縣王彬林來台履任時,將呂仙祖分靈迎奉來台,起初供奉在艋舺(今萬華)玉清齋,其後,景美街的鄉民因傳染病而死,當地士紳乃將呂仙祖神像請到景美,傳染病漸漸平息,士紳們感念呂祖之神恩,捐出土地在現址建宮,並基於「呂恩主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改號為「指南宮」,俗稱「仙公廟」,目前已成為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廟宇,被認為是臺灣道教聖地之一。廟宇的建築分正殿、凌霄寶殿、大雄寶殿及大成殿,建築宏偉、雕繪精巧、氣象萬千。指南宮於1920年首度重修,歷任主事者積極誠心建設。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戰後初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