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福德祠捐題碑記拓本

本物件為西元1780年(乾隆45年)福德祠捐題碑記,碑額題刻「福德祠碑」;係該祠捐題紀事,詳列捐款者姓名與金額,以誌不忘。湳仔庄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湳仔庄即今板橋湳興里一帶,地處湳仔溪下游河岸,湳仔溪是大漢溪的支流。 福德正神,或稱土地公,土地公是管理土地之神。民間以其造福鄉里,德澤萬民,所以尊稱為「福德正神」。有后土、土正、社神、社公、土地、土伯各稱呼,客家人則稱為「伯公」。民間祭祀的土地公神像,都是一個形狀,一位白鬚白髮,笑容可掬的老人,這種樣子的老人,也常見於人世問。雕塑的土地公形貌,似古時地方員外的打扮,頭戴錢帽. 帽沿兩條布鬚下垂抵肩,穿的不是龍袍官服,而是普通的便服。面龐圓而豐盈,兩眼微瞇,滿腮白色鬍鬚,臉上露出慈祥仁厚的微笑,姿態大都採用坐姿,身坐太師椅,兩手自然地置於扶手上,右手如意,左手拿元寶,兩肩微聳,或因年老稍駝,不見頸部,而挺隆的圓弧肚腹特別顯明,兩腿分開自然下垂。有些神像,右手執手杖,左手拿元寶。新建或改建新穎神像,卻穿上金碧輝煌的服裝。手卻部看不到。有的神像卻是成對的,左邊福德正神、右邊福德正神的老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日期
    年代: 1780~17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